藝術記錄了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歷程,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。而佛教在雕刻、雕塑、書法、繪畫、文學的展現,更深刻融入中國悠久的文化中,為眾生開啟一扇美麗的藝術之窗,透過這扇窗,將親見萬德莊嚴的華藏世界,般若性海。










  
  宋朝時代的菩薩造像

文/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、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、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

  圖一:
館藏「銅造觀音坐像」
五代~宋(907-1279)

H24×W11cm
  圖二:
館藏「金銅菩薩坐像」
宋(960-1279)
鎏金銅
H14.8×W8.7cm
  圖三:
館藏「水月觀音坐像」
宋(960-1279)
木上彩
H40×W21cm

  兩宋時代(960~1279)政治上「尚文輕武」,強化傳統儒家、理學思想觀念,同時,禪宗繁興,名僧輩出,士子亦多好禪學。據《居士傳‧卷二十六》記載:「蘇、黃、晁三君子,並以文人遊泳佛海。子瞻之浩落,魯直之銳猛,無咎之切深,考其文亦各肖其人焉。」文中三君子,乃蘇子瞻,名軾;黃魯直,名庭堅;晁無咎,名補之。彼時士子交遊禪僧,參禪生活,寄興僧寺,怡樂山水,不僅詩禪相融,亦催化宋代書風「尚意」,行草跌宕遒麗、墨氣四射,以意趣取勝。諸多文人亦善以「居士」為號,如:歐陽修號「六一居士」、蘇軾號「東坡居士」。

  宋代經濟繁榮,佛教深入民間,從藝術中反映現實社會之審美雅趣,以及世俗人情之思想感情。宋代菩薩像已脫離了隋代挺腹之拙樸厚重和唐代三屈之婀娜多姿,呈現端莊大方、平易近人和閒然自適的人間裝束,簡淡中見慈悲,親切中見清逸。茲以中台山博物館中宋代菩薩造像為例,說明如下。

舒坦自在的菩薩坐像

一、館藏「銅造觀音坐像」(圖一)

  青銅觀音坐像面相豐圓,眉線相連,眉間具白毫,高髮髻,頂戴冠,冠上化佛已損。菩薩兩頰豐腴,頸有三道紋。

  菩薩寬肩細腰,袒露上身,配戴懸鈴瓔珞、胸飾、腕釧,帔帛飄帶自左肩垂下。右足屈起,右手置於右膝;左足垂放於蓮上,左手撐於座臺,自在舒坐於岩座上。座下左右不規則造形,或表山石、雲彩、波浪,以插梢方式安入底座,上有圓孔或原有其他配件。

  此青銅造像表面厚積銅鏽、銅綠,可見泥土、金箔及上彩痕跡,應為出土文物。主要由三個構件組成,即主尊菩薩、背屏岩座及二重臺座。背屏為一不規則山石形貌,上有三個突起物。從背面觀之,中為榫頭,其上可能原有其他構件。背屏及岩座以插榫聯結下方二重臺座,臺座尚有多處插孔,原本應有不少小構件。

二、館藏「金銅菩薩坐像」(圖二)

  小型金銅自在坐菩薩像,無背光,鎏金多已脫落,表面尚見殘金,以及土色、褐色、綠色銅鏽,底座已佚。菩薩高髮髻,頭戴冠,冠中有化佛,冠繒垂肩,肩上亦有帛巾,繞臂而下。面部稍長,陰刻之眉線,兩端上揚,中央與鼻樑相連,眉中具白毫。眼部細長,鼻端尖挺,嘴角微揚。袒上身,戴胸飾、臂釧、腕釧,上身處已漫漶嚴重,頸部、下頷、冠繒已鏽蝕成一體,表面衣飾不清,於腹際依稀可見絡腋痕跡。下身著裙,腰間繫帶,衣褶已模糊。背後之髮紋、冠繒、斜披絡腋、腰際裙帶,尚清晰可見。

  菩薩肩圓、腰細、跣足、雙手皆長。右足屈起,左足垂下,呈自在坐姿。右手置於右膝上,戴臂釧、腕釧,一道帔帛沿臂順足而下,五指向下舒掌。左手稱地,戴臂釧,帛帶貼臂而下。

三、館藏「水月觀音坐像」(圖三)

  此尊木雕觀音菩薩,高髮髻,頭戴寶冠,冠上化佛,冠繒垂肩,面相典雅,垂目下視,嘴角微抿,表情祥和。斜披絡腋,肩披帔帛,飄帶順身而下。背後帛巾、絡腋、腰帶,層次立體;帛帶繞肘,虛實相映,富韻律感。菩薩配戴瓔珞、臂釧、腕釧,胸飾精美,絡腋華麗,下著裙裳,褶紋流暢,裙襬與繫帶自然垂落。菩薩手指柔美,右手垂搭於曲起的右膝上,左手置於一靠墊上,左腳自然垂下、踏於蓮上,姿態優雅,形成自在閒適的遊戲坐姿。岩座為後修。此尊宋代木雕秀美典雅,披金帶彩,造形結構嚴謹,雕工細膩精美,流露詩意韻味。

  此類舒坦自在的菩薩坐像,右足曲於岩座上,右手搭於右膝上,左足自然下垂姿勢,乃中唐周昉的水月觀音風格,成為宋代以來普遍流行的木雕樣式,表現出《華嚴經》所描述,觀自在菩薩在補怛洛迦山的莊嚴勝妙。崇尚人間性、世俗化的審美意趣,正是當時佛教造像的重要典型和具體表現,也是宋代木雕造像的經典之作。

水月觀音的圖像表現

一、水月觀音的圖像特徵

  水月觀音造像,垂左足,右足曲膝的自在坐姿,改變了傳統觀音造像的姿態,呈現中國本土化的觀音樣式。世間所繪之觀音,常觀水中月,謂之水月觀音。其圖像元素有竹林山水、滿月圓光和自在坐姿。菩薩圓光,表圓滿身光;竹林山水,展現中國山水畫的精神性與詩意性情境。優雅閒適的坐姿、幽靜的竹林山水和滿月圓光,如是結合佛教文化,又貼切地表達了文人隱士的審美雅趣,水月觀音圖像可說是藝術表現與佛教思想結合的傑出典範。

二、水月觀音的圖像記載

  關於水月觀音的文獻記載,最早見於唐代張彥遠的《歷代名畫記‧卷第三,提及西京寺觀等畫壁中,勝光寺之塔東南院,「周昉畫〈水月觀自在菩薩〉掩障,菩薩圓光及竹,並是劉整成色」;卷第十有云:「周昉,字景玄,官至宣州長史。初效張萱畫,後則小異,頗極風姿。全法衣冠,不近閭里。衣裳勁簡,彩色柔麗。菩薩端嚴,妙創水月之體。」

  《大方廣佛華嚴經‧卷第六十八‧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九》記載,觀自在菩薩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第二十七參善知識,鞞瑟胝羅居士告訴善財童子:「善男子!於此南方有山,名補怛洛迦;彼有菩薩,名觀自在。……至於彼山,處處求覓此大菩薩。見其西面巖谷之中,泉流縈映,樹林蓊鬱,香草柔軟,右旋布地。觀自在菩薩於金剛寶石上結跏趺坐,無量菩薩皆坐寶石,恭敬圍繞,而為宣說大慈悲法,令其攝受一切眾生。」根據經中記載,觀音道場──補怛洛迦山幽深寧靜,故水月觀音圖像常被描繪坐於岩石上,乃至水月觀音造像的岩座,或象徵經上所說的補怛洛迦山。

  《大唐西域記‧卷第十‧十七國》秣羅矩吒國亦有相關記載:「秣剌耶山東有布呾洛迦山,山徑危險,巖谷攲傾,山頂有池……池側有石天宮,觀自在菩薩往來遊舍,其有願見菩薩者,不顧身命,厲水登山,忘其艱險,能達之者,蓋亦寡矣。」布呾洛迦是梵文Potalaka音譯,或譯補怛洛迦、普陀洛伽,義譯為光明山、海島山、小花樹山等,相傳此山位於印度南方海上,為觀音住處。

三、水月概念的佛法意涵

  「水月」,水中之月也,以譬諸法之無實體,大乘十喻之一。《大方廣佛華嚴經‧卷第五十八‧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六》云:「觀察五蘊皆如幻事,界如毒蛇,處如空聚,一切諸法如幻如焰、如水中月、如夢如影、如響如像、如空中畫、如旋火輪、如虹霓色、如日月光,無相無形,非常非斷,不來不去,亦無所住,如是觀察,知一切法無生無滅,……知一切法性空寂故。」

  《大智度論‧卷第六‧釋初品中十喻》曰:「如水中月者,月在虛空中,影現於水,實法相月,在如法性實際虛空中,凡人心水中,有我我所相現。以是故名如水中月。……復次,譬如靜水中見月影,擾水則不見。無明心靜水中,見吾我憍慢諸結使影,實智慧杖擾心水,則不見吾我等諸結使影。以是故說,諸菩薩知諸法如水中月。」以般若智慧,觀諸法無常、無我、空性,譬如水中月,能如是觀者,則能契入佛法意涵。

結語

  宋朝是漢傳佛教造像轉型的重要時代,造像材質多元化,題材以菩薩像和羅漢像最常見,造型充滿了溫厚、慈悲的人性化特質,溫韻細膩的南方文化逐漸取代粗獷強勁的北方文化,體現出新的時代特質。宋代造像淡化了佛像的神聖性和理想性,重視世俗化和現實性,菩薩神態氣韻以纖柔秀雅見長,反映出菩薩與眾生的親切關係,展現菩薩道的淑世精神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