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術記錄了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歷程,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。而佛教在雕刻、雕塑、書法、繪畫、文學的展現,更深刻融入中國悠久的文化中,為眾生開啟一扇美麗的藝術之窗,透過這扇窗,將親見萬德莊嚴的華藏世界,般若性海。











  佛教造像的唐密圖像

 文/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、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、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

  唐代的佛教造像中,有一種降魔成道像,以「瓔珞寶冠,奇珍交飾」嚴飾如來身,這種特殊的造像特色,代表「菩提瑞像」。

  「菩提」(梵文bodhi)意為「覺悟」;「瑞像」,為吉祥相好、神異之像,表如來的法力。菩提瑞像,在印度是作為釋迦如來降魔成道像,在中國則作為印度瑞像雕造以流通。許多學者稱此種造像風格為密教的大日如來、毗盧遮那佛,又稱金剛座真容像、摩訶菩提樹像。

唐造像中的菩提瑞像

  菩提瑞像的造像源流,根據《大唐西域記‧卷八》摩揭陀國(上)〈菩提樹及其事跡〉記載,釋迦成道的聖地菩提伽耶(Bodh Gaya)摩訶菩提寺金剛座像原造之時,「欲圖如來初成佛像」,慈氏菩薩(彌勒)化身婆羅門,自願請造「如來妙相」的菩提瑞像因緣。

  菩提瑞像為天竺著名的聖像,其造像摹本,如《法苑珠林‧卷二十九》有:「依王玄策行傳云,西國瑞像無窮,且錄摩訶菩提樹像云……」,初唐王玄策於唐太宗與唐高宗時期出使印度,由同行的巧匠宋法智,摹寫下菩提瑞像圖像帶回中土的記載。《開元釋教錄‧卷九》則記載,西行求法高僧義淨大師,於武則天證聖元年(695年)回到東京洛陽,曾攜回「金剛座真容一鋪」。初唐時期,西行的使臣與求法高僧將菩提瑞像摹本帶回中國,「道俗競模」,這個圖像很快地便在各地流傳。菩提瑞像的造像範例,以中台山博物館的館藏作說明。
  圖一:
館藏「石造佛坐像」
唐(618-907)
石灰岩
H113.5×W91cm

一、館藏「石造佛坐像」(圖一)

  此佛座像,螺髻,頸有三道紋,結跏趺坐,右足居上,左手斂、仰掌、橫置腹前,作禪定印;右手垂、撫膝、指尖下垂,作觸地印(降魔印)。頸佩項圈,瓔珞莊嚴,胸飾華麗,結帶繫於頸後;右臂飾臂釧,典雅華貴。袒右肩袈裟、薄衣貼體,瓔珞紋飾、雕刻精美,略帶印度後笈多王朝至帕拉王朝(Pala Empire)的密教造像風貌。

  面相飽滿,眉線、眼部皆略上揚,瞳孔、眼部雕刻力道遒勁。雙頰及下頷豐滿,鼻樑尖挺,面帶微笑。「上身獅子相」,身軀豐碩,胸部隆起,威容端嚴。衣紋突起刻畫力道強勁,披肩搭至左肩後,背後衣紋突起,線條流暢,簡潔有力。掌心和足底均有「千輻輪相」,左手掌心刻一法輪,腳掌刻二大一小輪寶。此尊裝飾佛,無珠瓔寶冠,造像風格似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擂鼓臺南洞的菩提瑞像。
  圖二:
館藏「石造佛坐像」
唐(618-907)
砂岩
H79.5×W59cm

二、館藏「石造佛坐像」(圖二)

  此尊像螺髻、無冠,面相方圓,睜目高眉,雍容端嚴,闊胸束腰,偏袒右肩,披金帶彩。彩繪梵式袈裟,主色赤,配青色,衣褶層疊規整,稜紋銳起流暢,披肩褶紋搭至左肩後。項圈嚴飾瓔珞,殘金猶在,琳瑯尊貴。左手施定印,右臂垂手撫衣,作觸地印。臂釧精緻,環鐲腕釧。原底座已佚,造像風格似四川廣元千佛崖的菩提瑞像。

尊勝經幢的語密真言

  密宗依大日如來之語密真言立教,以身、口、意三密加持,表大日如來之體、相、用三大。如來三密甚深微細,十地菩薩亦不能見聞,故曰「密」。「真言」,指如來真實不妄不異之語,又云「陀羅尼」,譯為「總持」。《佛地經論‧卷第五》云:「陀羅尼者,增上念慧能總任持無量佛法,令不忘失,於一法中持一切法,於一文中持一切文,於一義中持一切義,攝藏無量諸功德故名無盡藏。」

  《佛頂尊勝陀羅尼經》是唐代流行的經典,此經緣起於釋迦牟尼佛為解救善住天子天壽將盡,命終將受畜生、地獄等苦難,而宣說的攘災延壽之法。顯示佛頂尊勝陀羅尼之靈驗,能淨除一切惡道,其中主要有「滅惡業、離地獄、增福壽」三大功用。唐代由於此經的流傳與流行,加上唐代宗大曆十一年(776年)敕令天下僧尼每日須誦佛頂尊勝陀羅尼二十一遍,佛教徒開始建立石經幢,其風甚為熾盛。

  經幢,是一種從唐代才開始發展、盛行的佛教石刻,其上大都刻《佛頂尊勝陀羅尼經》,稱為「尊勝經幢」。經幢的建造融合了刻經、造像、佛塔和佛教建築形式,這種佛教石刻以稜形石柱居多數,又以八角形稜柱為最多。清代葉昌熾於《語石》中言:「經幢,陝人通稱為石柱,俗亦曰八楞碑,以其八面有楞也。幢頂每面或有造像,故又呼為八佛頭,如〈懷仁聖教序〉之稱為七佛頭也。唐人文字多曰寶幢,亦曰花幢。」
  圖三:
館藏「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」
唐大中四年(850)
石灰岩
H221.5×W57cm

  尊勝經幢的石刻結構,一般分為幢頂、幢身和幢座三部分。經幢樹立處所應在高處,《佛頂尊勝陀羅尼經》云:「佛告天帝,若人能書寫此陀羅尼,安高幢上,或安高山或安樓上,乃至安置窣堵波中。」通常寺院是最主要的安置地點,因建經幢法事須僧眾指導。此經特別強調拯濟幽冥和破地獄的功能,因此也希望藉由經幢,追冥福薦亡靈。因為經中記載此「陀羅尼」,可消除業障,故當時亦常被樹立於通衢大道上,希望惠及來往行人。

一、館藏「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」(圖三)

  八角形稜柱,幢頂火焰明珠、蓮臺座,幢頂蓋八稜刻八金翅鳥首,蓋內各面有線刻雲紋,第三、五、八面刻諸天形象。幢蓋下束腰座八稜飾八龍圖像,龍首口部透雕精緻。幢身第一面刻唐定覺寺主僧志靜所撰的〈經序〉,第二面後三行下半部開始至第八面,刻罽賓國沙門佛陀波利奉詔譯本《佛頂尊勝陀羅尼經》全文。經中的《佛頂尊勝陀羅尼咒》漢語拼音,刻於第四面第二行中至第四面末。第八面後二行刻題記及題名:

  「大唐大中四年歲次庚午四月己酉  奉為先祖婆父及
孝造尊勝羅尼幢一所並已成  祖諱金婆張氏  阿父諱儼氏父諱行簡夫人高氏  男敬能  七□□氏  阿娘李氏  八娘□□  女九娘子婦  楊氏」

  幢座上層二重蓮臺,上為仰蓮、下為覆蓮;下層束腰須彌座八面刻有八身伎樂天,各執不同樂器,有吹簫、擊鼓、彈琵琶、彈古箏、彈箜篌、吹排笛等,姿態生動,邊框刻有裝飾紋樣,整座經幢安置於底部八角形石臺座上。
  圖四:
館藏「陀羅尼經幢」
唐(618-907)
漢白玉
H87×W35cm

二、館藏「陀羅尼經幢」(圖四)

  在佛經的翻譯中,陀羅尼是所謂的「五不翻」之一,不作義譯,只有音譯。由於以漢語拼音難以完全對應梵音,因此亦出現了用梵文書寫陀羅尼的梵字經幢,如館藏「陀羅尼經幢」。

  八角形稜柱,幢頂蓮座上置寶珠,蓋簷雕飾捲草紋,上刻有梵字。幢身第一、第四面雕有佛龕,龕內各刻有佛像。第一面佛像跏趺坐於蓮花臺座上,四臂;二主手臂於胸前雙手合十,後二臂於頭頂上雙手合十朝上。佛龕下用漢字刻題記:「追為亡人李氏藥師財神道」;第二面第二行亦見漢字「亡人李氏藥師財」;幢身餘七面皆用梵字刻陀羅尼咒。第四面的佛龕內,佛像模糊。幢座第一面、第四面處各雕一立體造型,均已模糊難辨。

結語

  唐造像中的菩提瑞像,是唐密圖像的一種特殊表現,表悉達多太子初成正覺時之形象。釋迦牟尼佛的法身,即是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,密宗稱之為大日如來,為理智不二的法身。《大日經疏‧卷第十六‧入祕密漫荼羅位品第十三》云:「所謂毘盧遮那者,日也。……遍照內外無有方分晝夜之別,圓明常住,一切眾生若得此日出時,則能生長一切如來善根,行如來事。」以日為譬喻。如來日,周遍十方,能生一切森羅萬象,法界當體即是大日如來,證實相之理即法身,象徵自性菩提。


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