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经心得
文/普民精舍禅修班学员 传于

    《心经》虽然只有短短二百六十个字,法师花了一年的课程才讲完一半的内容,可见内涵之丰富、精采之譬喻,字字精华,值得我们细心品尝,深心体悟。

  《心经》第一句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」,就是整部《心经》的重点。法师更精简扼要浓缩,用观(体),行(理),照(事),度(用);苦(烦恼),色(存在),空(滤器),无(化执),觉(清净心)。以上九个字,代表《心经》的大纲总持,真空妙有,了不可得。因此,《心经》即是用空性的智慧来化解一切苦恼,因一切苦的根,源自于人的妄想心,所以执着之下,产生烦恼与苦果。

  而如何破除这些根深蒂固的烦恼、习气呢?因为苦则不空,空则不苦,唯有用空性智慧去化解,修自他两利的菩萨行,达到清净自在、圆满解脱的境界。

  娑婆世间的人,一直在生、老、病、死、苦的六道轮回当中,苦乐参半,以苦为乐而不自觉。这些都是缘于过去多生累劫以来,执着有一个「我的」真实存在,「五蕴不空」而苦。

  其实色身皆是由地、水、风、火、空、识、见七大假合──无我,是幻灭性,根本没有一个实体的我存在,我们?被五蕴──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之假我所迷惑而执取。六根──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向外攀缘,贪染五欲、六尘(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),贪着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而造就「贪、瞠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见」等业力,所以念头、妄心生灭相续不断。

  业力如影随形,生生世世业感迁流,随业流转,因缘果报丝毫不爽,善恶业缘感召善恶业的果报,因此生死轮回不断,无法解脱。

  凡夫众生一举手、一投足,无不是业、无不是罪,业不重不生娑婆,千人千般苦,苦苦不相同,要如何解脱轮回之苦?因为三心(过去心、现在心、未来心)了不可得,唯有掌握当下修行佛法,才是回家唯一的路。首先,要断恶修善,保持身、口、意三业清净;息灭贪、瞠、痴,勤修戒、定、慧三无漏学,用悲、智、愿、行化除三障之烦恼,长养慈、悲、喜、舍四无量心,方能离苦得乐,得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(无上正等正觉、清净无染之心),到达般若波罗蜜多(功德圆满、开悟证果)的彼岸。

  感恩有此善根福报,今世得遇佛法,得遇大善知识 觉大和尚及普民精舍住持法师,蒙受法益与教诲,带领我们步向光明的菩提大道,弟子们不胜感恩!

 

普民精舍


地址:台中市西屯区大容东一街11号
电话:(04)2319-3219
传真:(04)2319-2905


精舍首页